教育资讯

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校园快讯 > 正文

教育资讯
【香市中学校园动态】青蓝携手追光而行 薪火相传向美而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地理科组青蓝工程沙龙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点击数:日期:2023-11-20

年轻教师的成长,既需自身勤奋努力,更需要师傅不遗余力托举。我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持续推进“青蓝工程”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11月8日上午,地理科组举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地理科组青蓝工程沙龙系列活动”。本次沙龙活动围绕初二级吴华美老师和麦淑筠老师同课异构《4.2农业》开展沙龙活动。

第一环节——上课教师展风采

同课异构第一节课由吴华美老师展示。吴老师结合生活中的地理创设情境,利用身边的水果——百香果引入新课《4.2农业》的学习。开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任务转化,奠定课堂内容结构。

吴华美老师重组教材内容,用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课程设计,线索清晰、详略得当,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贯穿教学,巩固知识。通过探究“湛江百香果生长的有利条件”与“黄金百香果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的知识要点,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学习方法。同时,又总结了科技的重要性,提出中国正在走科技强农之路,向农业强国迈进!

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课堂探究

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回答问题

课堂师生交流

学生上台展示

吴华美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教学内容完整丰富,学生课堂氛围活跃。整节课在完成农业教学的基础上,对形成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另外一节课,麦淑筠老师采用视频《非凡十年|中国餐桌“食”代变迁》导入,直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农业与饮食生活息息相关,再通过讲解农业的概念进入新课学习。课堂设置的学生活动是给农作物找归属地。学生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判断它们属于“南方/北方(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代表队”,并在地图上帮它们找到适宜生长的“家”。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能够很好掌握知识点。

学生上台展示

在讲解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时利用时事热点“新疆欢迎大家来吃海鲜”,通过介绍新疆海鲜的大丰收,阐述新疆发展渔业的优势,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农业的条件除了自然条件还有哪些,在人们印象中贫瘠而荒凉的戈壁荒漠如今养殖出了鲜活美味的海鲜,是科技改变生活啊!

课堂采取讲练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积极活跃。课堂上十分注意做题逻辑、答题规范。对课堂知识的分析、讲授十分细致,娓娓道来。

麦淑筠老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完整丰富,语言简洁精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件做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扎实的地理教学基本功。

第二环节——评课交流促成长

评课环节,由地理教研组长朱小威老师主持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首先进行了青蓝工程师徒对话。

地理科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

上课的吴华美老师介绍了备课思路和磨课过程。

吴华美老师:在青蓝工程中,我有幸与彭晓敏老师结为师徒。彭晓敏老师毫无保留的给了我许多指导与帮助,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备得好,课才能上好。在教学上,师傅指导我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知道初二地理应该达到怎么样的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课重难点应该放在怎么样的内容,教学语言上适当的放大音量重点强调。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备课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

吴华美老师分享感想

彭晓敏老师与吴华美老师师徒结对,作为“师傅”的彭晓敏老师对“徒弟”吴华美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认为教学重点明确,思路清晰;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同时结合地理中考综合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表述能及时更正,教学落实到位。

彭晓敏老师点评课堂

上课的麦淑筠老师介绍了备课思路和磨课过程。

麦淑筠老师:在青蓝工程中,我有幸与郑漫涵老师结为师徒,这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了方向标和引路人。郑漫涵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专业理论以及对工作的那种狂热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都时刻感动着我,影响着我,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在郑老师的带领下,我认真钻研教材,大胆的设计教学。郑老师每次听完课后都耐心得对我予以指导,教我怎样设计问题,教我如何处理教材重难点。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麦淑筠老师分享感想

作为“师傅”的郑漫涵老师对“徒弟”麦淑筠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认为教学设计逻辑清晰,素材新颖,初二学生应该培养做题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审题习惯。

郑漫涵老师点评课堂

接着,评课活动由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在落实农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也融入了生活中的地理,拓展了知识。

苏仲伟老师点评课堂

黎海莹老师点评课堂

沙龙活动中,大家认为两位年轻老师第一次接触八年级地理教学,但是课堂效果非常好,课堂设计合理灵活,亮点很多,实在难得。这说明“青蓝工程”确实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师傅毫无保留,全力指导徒弟值得点赞。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会让课堂效果截然不同,我们要认真钻研地理课程标准,灵活利用教材,课堂要构建真实案例,优化案例的呈现,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地理知识是通过探究引导得出而不是灌输,特别是在经济地理和初二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值得我们去探讨实施。

朱小威老师点评课堂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青蓝工程沙龙活动,老师们对于今后的地理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也将继续加强教学研究,在教学上共学习、共进步、共提升,共建地理“品质课堂”。

撰稿:吴华美 麦淑筠  拍摄:李雪芳 黄冬玲 麦淑筠  责任编辑:曾靖茹  发布校审:李爱文 朱小威  监制:易凤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