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风瑟瑟,馆内研讨热烘烘。11月17日,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东莞)初中语文学科成果推广(十九)暨2023年东莞市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研讨活动于香市中学开展。全市科组长、初三备课组长、各教育家教师工作站成员、各名师工作室学员近四百余人参与活动。活动由香市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冯洪彰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分为观摩课和专题讲座共两部分。
活动伊始,由香市中学教师何柳静与学生们共同呈现题为《突破桎梏,活出价值》的观摩课。何老师从《水浒传》《骆驼祥子》的卑微女性谈起,引出探讨名著中的简·爱和达雅两位女性,通过聚焦相关语段、梳理情节、填写线形图的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同学们分析两位具有独立思想的形象;随后,播放视频、仿写小诗,鼓励同学们写出对人物的理解,提升自我的价值意识;最后,出示量表进行评价,指导学生们讲明评价得分的缘由,进一步提升其思维品质。师生间
互动充分,气氛活跃,效果良好,得到与会教师的肯定。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刘巍老师主讲《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与评价研究》专题讲座。刘老师认为首先要从课堂探讨语文教学,教师要立足课堂,提升思维,向课堂要质量。他指出:新授课要强调生成性,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借助情境生成知识,体现价值;复习课要注重全面性,讲究知识的覆盖,抓住典型突破,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增加效率;评讲课要讲在关键处,解决重点、典型、特殊问题;习题课则要练在易错点,要做好精准、针对、迁移训练。总结起来,教师要紧扣住语文本质特点进行教学。其次是从政策探讨命题趋势。教师应关注政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颁布和实施,与时俱进,尽自己全力,有效地把握住教育的方向。第三是从真题和评价探讨命题规律。刘老师以部分中考真题为例,分析题目考察的内容,强调教师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革命文化,探寻语文本质,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第四是要做好宣传,打造多样化平台。他指出平台不仅仅是宣传的存在,还应是师生学习的阵地,可以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作品和风采,提高师生的素养。最后,刘老师寄语道,希望教师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刘老师的讲座,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入,思维开阔,深入浅出,举例详实,强调评价,给与座教师思想的触动,起到极佳的效果。教师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成果推广重评价,素养提升促发展。通过此次高质量的活动,香中语文人深受启发,明晰了以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手段促进学生提升素养的重要意义。未来,我们一定会注重阅读、注重评价,为我校的品质课堂、书香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刘羽红 拍摄:许晓婷 责任编辑:曾靖茹 发布校审:林耿辉 冯洪彰 监制:易凤茹